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菲律賓

菲律賓經濟掘起的故事

香港人對菲律賓的印象,相信離不開女傭,一個貧窮但風景美麗的島國。其實近年菲律賓經濟平穩發展,逐漸由過往的農業經濟轉變為服務及科技主導工業,年青人口不再純依靠出賣勞力賺取收入,而且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,形成新興的消費市場。

菲律賓共和國 (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),人口達1.07億,是僅次印尼的東南亞人口大國。菲律賓由7千多個島嶼組成,位處板塊邊緣,經常發生地震及火山爆發,故此有豐富的礦藏及海產。菲律賓是多個貿易組織成員國,包括: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(APEC)、東盟(ASEAN)、世貿(WTO)、東亞峰會(EAS)等。戰後菲律賓獨立,唯受政局及貪污等問題困擾,貧富懸殊嚴重,經濟發展遲滯,直至輸出大量外勞後,情況才有所改善。英語是菲律賓官方語言,菲律賓人對西方文化非常認同,這是因為島國文化本身多元,加上長期在國外工作人口達到1000萬,以及美國殖民歷史等,這都為菲國近年新興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。主要工業包括電子加工、食品製造以至汽車及航太零件等,不說不知,服務業已是今天菲律賓的主要經濟成份,當中的資訊科技及商業流程外判(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, BPO)更是矚目一環。

菲律賓 Philippines
菲律賓資訊科技及商業服務正高速發展

 

菲律賓資訊科技及商業流程外判服務

今天菲律賓已取代印度,成為最大的商業流程外判服務供應國,預計在2020年為國家創造550億美完的收入及150萬個就業機會,成為繼外勞匯款回國後第二收入來源。BPO需要良好的資訊科技(Information Technology, IT)配合,包括IT人才、資訊保安、穩健的IT基建等,菲律賓教育制度相對東盟各國完善,每年有大量行業相關的畢業生進入人力資源市場,加上政府將BPO列為十大經濟產業,前景可謂十分亮麗。BPO一方面帶動菲律賓經濟增長,另一方面形成一群高消費力的中產階層,令菲律賓房地產、電訊、金融等行業看高一線。

 

菲律賓營商小貼士

即使菲律賓有著一群年青高消費力的新生代,港商進軍當地市場仍要注意地方及文化差異。首先最令港人關注的自然是治安問題,尤其在馬尼拉人質事件後,港人至今仍留下陰影,雖然BPO行業基地大多在馬尼拉大都會,但其實有不少員工來自全國其他省份,政府亦鼓勵企業到其他城市設立BPO基地,例如宿霧(Cebu)及達沃(Davao)等,當地治安較馬尼拉好很多。菲律賓人對品牌忠誠,而且非常投入社交媒體及習慣在網上消費,如要將品牌打入菲律賓市場,必須事先制定相當詳細的業務計劃,再配合數碼推廣及電子商貿平台,才能事半功倍。另外菲律賓基建仍有不足之處,尤其是交通、電力及通訊等,且時有天災,企業開設業務單位必須準備應急方案。

 

投資菲律賓受惠於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

菲律賓數十年來靠外勞匯款回國支持經濟,隨著資訊科技發展及政局相對穩定,近年找到經濟新出路,造就高增值的新興工業,加上英語能力及文化背景,有經濟分析師認為菲律賓可在2050年成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。今天進入菲律賓新興市場,有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 (前稱「東盟計劃」)支援,以一對一方式,資助最多400萬。BUD-hk擁有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港企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進軍菲律賓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緬甸

認識緬甸經濟環境

說到緬甸,港人較熟悉的應該是昂山素姫或者翡翠玉石,原來香港亦是繼新加坡、中國及泰國後的第4大緬甸外來投資商,至2020年3月投資額達到96億美元。究竟緬甸對港商來說有何吸引之處?

緬甸聯邦共和國 (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),人口達5400萬,東連泰國及老撾,西接印度及孟加拉,東北接壤中國的雲南省,而西南則為孟加拉灣,是最大的東南亞陸地國家,因應優良的地理位置,有豐富的天然資源,包括木材、礦石及玉石,當中的紅寶石及翡翠是全球最佳。緬甸在1997年正式成為東盟(ASEAN)成員,但因長年受軍政府統治,一直受國際制裁,經濟持續未能發展,直至2010年進行民主改革,雖至今實權仍在軍人手上,但大部份的制裁措施經已解除。緬甸自2011年起放寬外來投資及改革稅制,近年亦加速建設基礎設施,例如發電廠、石化及煉油設施等。當然,今日緬甸仍面對不少問題,例如交通基建不足,能源供應不穩定,以及近年的羅興亞難民危機,都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風險因素。

Myanmar (Burma)
緬甸近年進行政治經濟改革

 

緬甸投資面面觀

早期港商投資緬甸最多的就是製造業,當中又以製衣業最多,香港不是大型製衣商都已到當地設廠;另外借鑑柬埔寨的成功經驗,緬甸政府亦在仰光設有廠房園區,而且緬甸勞動力充裕,工資較柬埔寨更便宜。除了製造業,基建相關業務亦受惠於各項大型基建投資,包括供電、道路、港口、鐵路等,這些工程都需要大量的知識專業及管理,這些向來都是港商的優勢所在。當基建陸續啟用後,相信有助第三產業(Tertiary industry)的發展,下文正是一個緬甸成功故事好例子。

 

進軍緬甸成功例子

當一批批的外資進入仰光後,發現一個重大的問題,就是當地辦公室供應非常缺乏,於是港商歐陽先生便靈機一觸,在2018年到仰光設立共享辦公室 (Co-working office)打響頭炮,並因利成便提供一站式企業服務,包括成立公司、會計、稅務、法律諮詢、融資及人力資源管理等。眼見外資對企業服務需求殷切,歐陽先生決定進行第二波投資,除了共享辦公室外,亦提供服務式住宅,期望完整服務初到貴境的外資人員。(23/9/2019, iMoney)

 

投資緬甸受惠於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

緬甸受軍政府獨裁統治數十年,經濟未有寸進;適逢十年改革,早著先機的港商已坐享收成。隨中國提出「一帶一路」,若然成事,緬甸將會是繼馬六甲後東亞及南亞間的重要交通運輸樞紐,港商今日投資緬甸,珠玉在前,更有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 (前稱「東盟計劃」)支援,以一對一方式,最高資助達到400萬。BUD-hk擁有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港企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進軍緬甸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.

BU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柬埔寨

柬埔寨經濟新知

柬埔寨是近年港人的熱門旅遊熱點,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(Angkor Wat)更是一眾旅遊達人的聖地,如果講到投資柬埔寨,或者你又會聯想到柬埔寨房地產。其實柬埔寨最近五年的國民生產總值(GDP)都有超過7%的增長,靠的當然不只是房地產而已。

柬埔寨王國(Kingdom of Cambodia),人口約1500萬,與泰國、越南及老撾接壤,是東盟(ASENA)及世貿(WTO)成員國。早年因內戰而發展不前,在內戰結束後,憑豐富的旅遊資源,旅遊業逐漸發展成型,加上鄰近較先進的泰國及越南,亦開始引進輕工業,當中以成衣加工最為成功。雖然柬埔寨的發展程度不及其他東南亞國家,不過其對外資的歡迎程度可謂數一數二,提供非常優厚的條件,包括免關稅及所得稅長達9年,亦確保能使用土地,與當地人無異。由於緬甸及孟加拉等地的勞動力更廉價,柬埔寨政府近年加快工業轉型,增強電子業、資訊科技及天然能源的發展(該國領海發現了石油及天然氣)。

柬埔寨人 Cambodian
柬埔寨人工便宜而且年輕

 

柬埔寨中英文皆可

由於旅遊業是柬埔寨的經濟支柱,在金邊等主要城市,一般都可以英語溝通;另外中文在柬埔寨亦十分流行,因為在90年代末,中國、台灣及香港等華人世界已投資柬埔寨,到了今天,柬埔寨最大的外資是中國,台灣及香港亦設有大量廠房,加上中柬有一定的政治聯繫,故此當地不難找到懂中文的專業人員或翻譯。

 

柬埔寨重點扶持工業

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發表報告指出,服裝業佔當地出口6成以上,國際知名品牌如 Adidas、H&M等都有採購柬埔寨成衣,唯須留意當地仍以CMT模式 (即Cut, Make & Trim 剪裁、縫製及裁邊)進行加工,由於紡織技術問題,原材料仍需要由外地進口。

另外的重點行業就是資訊及通訊科技(ICT),眼見如中國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成功經驗,加上ICT是世界潮流,柬埔寨亦不甘後人,大力發展通訊基建。廉價的智能手機加上年青的人口,相信只要加上適當的條件,也許上篇印尼科技服務成功故事,可以在柬埔寨重現。

 

投資柬埔寨受惠於BUD自貿協定計劃

柬埔寨早年飽受戰火摧殘,民不聊生,莫說經濟發展,就連溫飽生存亦成問題;如今苦難已成過去,新生代劫後重生,前既有越南印尼等的成功例子,工業再發展下,勢必形成新的中層階層,服務業需求將漸漸成形,產生新的經濟產業鏈。BUD-hk擁有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香港企業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進軍柬埔寨新市場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BU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印尼

印尼經濟面面觀

講起印尼,香港人可能諗起撈麵或蝦片,或者親切的家傭姐姐,原來印尼近年經濟高速發展,借助豐富的天然資源及人口紅利,獲得大量的外商投資。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(Republic of Indonesia, 簡稱「印尼」),人口超過2.8億,以購買力平價(PPP)計算則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,亦是東南亞國家聯盟(ASEAN,東盟)及二十國集團成員(G20)。早年靠輸出勞動力賺取外匯,由於地理因素,印尼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及大量港口機場,近年有不少外資到當地設廠,方便直接使用資源、勞動力及物流設施,這提升了印尼的生產力及人力資源質素;旅遊業亦令印尼人普遍對外國人十分友善,並會懂得基本英語溝通。時至今日,首都雅加達、泗水、萬隆等都完全都市化,與世界其他已發展國家城市看齊。印尼人口年青、勤樸,具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,有港商看準商機,到當地大展他們的創業夢,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印尼。

印尼人 Indonesian
印尼資源豐富,人口眾多

第一個故事引述自《經濟日報》,在數碼港培育計劃中成功的數據分析技術公司超過6成的業務源在印尼,其負責人列先生認為印尼仍在發展,面對的科技競爭較少,同時印尼人十分欣賞香港的科技,加上當地稅率低及語言相通,發展潛力優厚。在印尼市場獲得成功後,公司將進軍鄰近的馬來西亞市場。(經濟日報 2019/12/17)

另外兩個印尼故事亦獲《香港01》報導,分別是環保再生能源及進出口業。本身是上市公司後人的陳先生,放棄接手家族生意,隻身到印尼考察,發現印尼政府大力推廣再生環保能源,於是便創辦環保電廠,以當地盛產的棕櫚及木材為燃料,既減少垃圾及溫室氣體排放,又能供應當地的廠房,締造雙贏。陳先生本身修讀語言學,很快就學會基本印尼語,並融會當地文化,加上行業正面,業務漸入佳境。印尼華僑何先生從事貿易多年,將一些器材入口印尼市場,近年發現印尼海產及水果質素相當不錯,於是反其道而行,將優質食材出口至香港,進行雙邊貿易,用盡優勢。何先生明言,印尼有很多業務優良的企業,香港專業服務公司大可進入印尼,協助這類企業發展,例如來港上市及融資等。(香港01 2019/12/07)

 

投資印尼受惠於BUD自貿協定計劃

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,而東盟與香港已簽訂自由貿易協議,逐步將貿易壁疊移除。自2018年起,港商進軍東盟成員國市場已獲BUD專項基金 (BUD Fund)涵蓋,而2020年1月起的自貿協定計劃亦保留原東盟計劃的內容。BUD專項基金支援港企到當地市場發展品牌、升級轉型及推廣。

BUD-hk有最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香港企業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各國在抗疫同時,已準備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及政策振興實體經濟,要捕足全球經濟大反彈,是時候借力打力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 

BUD專項基金三步曲

BUD Fund加碼至200萬+200萬

BUD專項基金於本年1月20日起加碼,內地計劃及東盟計劃的各累積資助上限由100萬元倍升至200萬元,當中東盟計劃延伸至所有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及地區,並易名為「自貿協定計劃」(Free Trade Agreement Programme),申請成功可獲得資助額的75%作為項目前期資金。如果閣下企業的目標市場包括中國內地及自貿地區,最高的累積資助可達到400萬港元,對企業來說非常吸引。

BUD Fund的重中之重當然是獲得資助,然而要獲得資助絕不是講彩數,本文將淺談BUD Fund三步曲,由最初的業務計劃、申請BUD,以至執行項目措施,解釋箇中關係,如有意申請BUD進軍國內市場或到自貿地區 (包括東盟、澳門等)大展拳腳,就一定要留意各項細節。

 

第一步:業務及市場推廣規劃

BUD顧問經常遇到的問題是:「我對BUD專項基金200萬很有興趣,不知如何申請呢? 」首先我們必需強調,BUD Fund的原意是鼓勵香港企業到相關的市場進行推廣,所以第一步必定是發展當地市場。有部份企業即使在內地設廠多年,但產品只銷往歐美市場,其實亦未必符合BUD計劃的要求。所以正確的申請BUD Fund第一步,就是提交一份切實可行且以BUD計劃涵蓋地區為目標市場的業務計劃書,如果各位有細閱整個BUD介紹,相信都會明白,這正是近似第(i)類申請中的「全盤業務發展計劃」。

能為企業提供業務顧問服務者,應了解當地市場,包括最新發展、相關法規及社會文化等,同時亦要對企業本身的行業有一定認識,例如申請企業計劃到新興市場進行電子商貿,那業務顧問就應有一定的科技認知及應用知識。而有關的市場推廣計劃亦應合理及可行,最終可為申請企業帶來價值及回報,舉個很簡單的例子,如只因Google關鍵字廣告屬BUD資助範圍,就將此填進BUD內地計劃申請中,為申請而申請,結果忽略了內地並不能使用Google的客觀事實,終導致項目措施未能落實,將會十分浪費時間及資源。

 

第二步:申請BUD專項基金

完成業務計劃後,下一步就是向BUD秘書處提交申請表格。此部份又可細分為三部份,即是文件準備、回應秘書處問題及資料更新。文件準備需針對BUD申請審批原則,用以證明業務的實質運作,計劃措施的合理性以及合理預算,業務顧問在草擬業務計劃書時,必需與申請顧問保持緊密溝通,因為BUD資助有不少限制,即使業務計劃合理,如未能盡符條款,將不會獲得資助。提交申請後,BUD秘書處將會就申請資格、計劃書內容及預算提問申請企業,顧問將協助企業回應相關問題,必要時亦要就企業營運及計劃內容向相關工作單位查詢。如BUD秘書處認為計劃內容需要進一步資料助證,例如某項措施的預算過高,申請企業或需提交報價以茲證明預算合理。

BUD知多啲: 申請BUD Fund 專項基金懶人包2020

第三步:執行BUD項目

BUD申請獲批後即可執行項目 (在此略略一提,理論上申請企業可於提交申請表格後馬上展開項目,但由於項目未獲審批,有機會因不獲全額資助而要承擔部份或全部財務責任),要確保完成項目後獲得全部資助,須在限時內完成所有措施。然而,政府十分重視程序,無論是報價及報銷,都一定要跟足程序處理,每張公務機票的時間、購入途經等,只要做錯或做漏一個步驟,都可能會導致報銷失敗。BUD顧問的價值就是其大量的經驗。

專項基金知識: 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

BUD Fund重點在於業務及細節

坊間有不少朋友只視申請為BUD的全部,其實能完成項目獲得資助才是重點,而項目能協助業務發展又是重點中的重點。試問各位老闆,一個半價但對你業務毫無幫助的計劃,你要嗎? 有用的計劃,完價都會做,不過顧問告訴你,一些有用的計劃在獲得政府資助後就是半價了,想要嗎? 所以BUD Fund重點在於計劃可否協助業務。另外正如上文所述,三步曲中無論是業務計劃、申請BUD以至執行項目措施,都有很多很細微的操作需要顧及,缺一不可,所以要讓BUD Fund幫到你,細節亦是箇中重點。

BUD-hk有最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香港企業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各國在抗疫同時,已準備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及政策振興實體經濟,要捕足全球經濟大反彈,是時候借力打力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甚麼是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?

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

甚麼是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? 簡單概括,由2020年1月20日起,BUD專項基金東盟計劃(BUD Fund ASEAN Programme) 除支援東南亞聯盟十國外,更加入了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的九個經濟體,並易名為「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」(BUD Fund Free Trade Agreement Programme,情 FTA Programme)。政府將資助倍增至200萬,以及將首期撥款升至最高75%,其他仔細升級詳,可參考: 2020年BUD專項基金 5大優化睇真啲

香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

自由貿易協定 (Free Trade Agreement, FTA)是香港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經濟體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,確保雙方能讓彼此的產品或服務更順利地進入對方市場,減少貿易壁壘。由2003年起,香港先後與中國內地、東盟及以下國家地區簽訂了FTA: 澳洲、智利、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 (冰島、列支敦士登、挪威、瑞士)、格魯吉亞、澳門和新西蘭

BUD內地計劃及自貿協定計劃

換句話說,「東盟計劃」 已「擴展」至所有自貿地區,並名為「自貿協定計劃」。BUD專項基金將由「內地計劃」及「自貿協定計劃」組成,審批原則和程序大致相同。自貿地區包括一些傳統的港商投資市場,例如澳門、澳洲等,亦有新興市場,例如格魯吉亞,而且資助倍增至200萬,申請次數倍增至20次,每次申請最高資助額亦保持為100萬,讓港商更靈活。

BUD顧問協助申請順利快捷

BUD顧問的工作是協助企業客戶成功申請BUD專項基金,由於基金申請涉及跨行政工作並要同時了解秘書處的客觀要求,稍有不慎即會影響到項目進度及現金流,故很多很有實力的企業都會外聘BUD顧問進行相關工作,確保萬無一失。既然政府一路都將BUD計劃擴展,運籌帷幄的企業領導人更應把握機會,乘勢而上。

BUD內地計劃及自貿協定計劃總共400萬,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玩具廠靠BUD專項基金轉型

BUD專項基金助廠家轉型

玩具業是香港傳統行業,在六、七十年代協助香港經濟起飛,養活萬千家庭,及後隨著中國大陸日漸開放,港商紛紛到國內設廠,當中相當部份的廠家主力代工生產,如是者廿多年,我們的客戶正是其中一位玩具廠商。奈何世事變幻無常,十年十年又十年,幾次經濟周期都沒有把握轉型機會創造品牌,發覺危機已迫在眉睫,也許今次就是最後一次的機會,否則乾脆退休。公司內有位相對年青的業務發展經理,替公司尋找相關資訊時,發現BUD專項基金正正就是協助品牌發展、升級轉型及市場推廣,秘書處(香港生產力局, HKPC)有大量的資源供這批港商運用。於是公司便下定決心,把握也許是最後的轉型機會。

傳統玩具廠商受到內外夾迫

先說說傳統玩具廠面對的問題,由於內地人工、地價以至福利及環保要求日益提升,廠家面對龐大的成本壓力,加上人民幣匯價長線升幅不少,更加是百上加斤;另一方面,做廠的毛率有減無加,大品牌要不年年減價,就索性減單,近年中美磨擦更令情況雪上加霜,不少廠家能賣盤的賣,或者索性結業退休,如果想生存,唯一辦法仍是開源節流,建立自家品牌,開拓銷售渠道,或者將廠房搬到價格廉宜的東盟國家,例如越南、印尼或柬埔寨。

玩具廠商內憂外患
面對內憂外患,玩具廠用BUD借力打力

BUD內地專項基金打造內銷品牌

BUD專項基金內地計劃資助範圍包括品牌發展 (Branding)、設備升級 (Upgrading)及內銷 (Domestic Sales),基金將會支援項目費用的一半,累積上限100萬 (2020年1月20日起倍增至200萬)。我們BUD hk 顧問公司建議當中約35%用作設備升級以減輕平均生產成本,20%用作品牌設計及推廣作為開拓內銷市場,另20%作為市場推廣的用途,餘下的25%還可用來重建品牌網站、路演等,務求達到資源的最佳運用。品牌發展絕對是廠家的弱項,實物的宣傳品還可理解,但說到無形的品牌價值都是見步行步。可幸是廠家多年的營商智慧,明白信任同事和伙伴的重要性,事情發展尚算順利,品牌在沿海一線城市可算發展不俗。

BUD東盟計劃升級廠房系統發現新大陸

BUD東盟計劃的原則和審批和內地計劃十分接近,另支援當地辦公室及新業務的開展 (2020年1月20日起內地計劃亦支援此項目),玩具廠最後決定加大越南廠房的產能,同時借鑑在中國大陸的成功經驗,發展適合東盟國家的品牌,推銷至印尼及泰國市場。最初廠家只視東南亞為一間平價的廠房,但後來發現東盟的經濟正在高速起飛,有著90年代中國大陸的影子,以二線城市作生產基地,一線城市作銷售對象的模式,明顯提升毛利率,這條戰線可謂如同發現新大陸,實在是意外驚喜。

BUD顧問協助申請順利快捷

BUD顧問不少客戶都是有相當實力的資深商家,明白到與其運用內部資源去處理BUD申請,不如外聘有豐富經驗的BUD顧問公司,為成功申請機會作深入分析,減少觸礁的風險;BUD顧問亦掌握最新消息,例如近年因應社會經濟環境,政府定時都會推出措施,為BUD專項基金作出優化,顧問都可馬上消化有關消息,為申請企業增加勝算。

BUD內地計劃及東盟計劃總共400萬,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