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香港製造」以外 BUD Fund為港商提供的機遇

「香港製造」以外  BUD Fund為港商提供的機遇

面對全球經濟持續不明朗,額外資金可助港商靈活應對。BUD專項基金已是商界熟知的高額度資助計劃,善用資助可助港企開拓新的生產線。本文從拓生產、升級轉型著手,分享HK$400萬BUD專項基金申請關鍵。

BUD專項基金可用於港企的Branding(發展品牌)、Upgrade(升級轉型)和拓展內銷市場(Domestic Sales)項目,經過多輪優化後,發展出「BUD專項基金內地計劃」或「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」,涵蓋的地點包括:內地、東盟及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經濟協議的經濟體。在香港有實質業務的港企要在當地開拓生產線,只要成功申請BUD專項基金的資助,便可為投資減磅。

BUD Fund內地計劃:大灣區商機

 

熱門BUD Fund申請項目

BUD專項基金資助申請計劃下,為開設業務、拓展生產線提供多項資助,以下是3大熱門項目和相關內容:

BUD專項基金資助項目
1) 新設業務單位
  • ž   商業登記或營運執照
  • ž   項目推行期間的租賃/裝修、水電媒等費用
  • ž   就新增設業務單位而委聘專業服務的費用
2) 增聘員工
  • ž 與項目直接相關的額外人手的薪金
  • ž 額外增聘直接提供服務予客戶的員工
  • ž招聘廣告、強積金僱主供款部份,及其他在香港、內地或自貿協定市場額外增聘員工必需的附帶開支等
3) 機器/設備
  •  購買或租賃機器、設備及模具
  • ž製造新產品的模具、專用及具特別功能的電腦軟硬件
  • ž機器設備的調試、安裝、保養費開支等
  • ž可用於擴大產能需要

 

以上3大項目提供的資助額度大,而且亦是開拓新生產線的核心項目,所以基本上已是港商申請BUD專項基金的「鐵膽」。另外,產品樣本/樣板、專利/商標註冊、檢測/認證註冊等都是BUD專項基金下可獲資助的項目,港商可按行業性質、發展需要和申請預算而制定。

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:菲律賓商機緬甸商機柬埔寨商機印尼商機

 

BUD Fund審批講程序

要特別留意的是,BUD專項基金是以公帑資助私人企業,故此對審批有嚴格的要求,合資格的企業需提交BUD專項基金申請書,在當中詳列計劃內容,並需提交合理的財務預算計劃及按要求提交文件。BUD專項基金對各個項目劃出資助比例上限,這是申請企業經常忽略的關鍵,例如資助不可100%用作購置機器,如果純粹計劃以機器擴大產能的企業便要小心檢視。

在行政上,BUD專項基金對採購、聘用、報銷開支上都有標準程序,如何作出妥善紀錄非常重要。另外,企業亦要向委員會提交最少一份項目報告和核數報告。

熱問文章: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

 

BUD專項基金顧問的增值方案

上述已分享一些BUD專項基金申請的關鍵,在實際的申請中,各間公司的股權分佈、在內地或自貿協定經濟體的投資模式各有不同,為申請增添複雜性。BUD專項基金顧問從計劃內容與預算開始,全程為公司提供準確的諮詢服務。對於首次申請BUD專項基金的公司、中小企或股權複雜的公司,BUD專項基金顧問可從資助最大化的角度出發,減低申請風險和時間成本。

BUD顧問能提供成功案例可為企業添信心,成為企業搶資助、拓商機的智囊。

免費查詢BUD專項基金申請及個案評估,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。

【國策快訊】廣東10招拓「境外合作區」 BUD Fund助港商東盟爭先機

BUD專項基金專題報道:廣東10大措施推「境外經貿合作區」

廣東於2020年8月4日公布推動「境外經貿合作區」的10大措施,其中包括「結合粵港澳在資金、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優勢,共同推進合作區建設」,措施鼓勵企業在包括東盟十國的東南亞等地集群於「合作區」。現時泰國、柬埔寨等港企投資熱門地都已有多個合作區,要乘國策之利,落戶東盟可爭先機,可申請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,最高HK$400萬資助用於增設業務單位、增聘員工、購置機器和設備等項目,助港企「走出去」。

廣東省商務廳發布的《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扶持政策》(《扶持政策》),旨在結合廣東省產業發展需求,重點謀劃在東南亞、非洲、拉美等國家投資建設合作區,並進一步增加園區數量、擴大園區規模、提升園區質量和吸引力。在《扶持政策》下,東盟十國的經貿合作區將有望迎來新一波的發展。

《扶持政策》10大措施包括推動「粵港澳共同建設合作區」,內容包括:

1) 推動廣東製造業優勢和港澳資金、現代服務業、國際經貿網絡等優勢相結合;

2) 聯合組織企業赴合作區考察,共同開展合作區招商推介;

3) 支持粵港澳企業聯合新建和升級一批合作區,企業間開展相互協作和資源整合,以合作區為載體推進國際產能與裝備製造合作。

 

東盟招商進取 合作區機遇多

BUD專項基金為企業提供用作Branding (發展品牌)、Upgrade (升級轉型)和拓展營銷 (Domestic Sales)的配對資助,在1:1配對下,企業最高可獲HK$400萬資助。BUD專項基金計劃涵蓋內地及與香港簽訂自貿協定的經濟體(包括東盟十國),近年東盟已成港企的第二生產基地,除了因為勞動成本的考慮、東盟十國進取的招商措施以至「合作區」帶來的集群優勢都為企業投資帶來龐大新機遇。

BUD知多啲:BUD專項基金分享會: 審批及採購篇

 

BUD Fund申請成功未必攞到錢 關鍵位要小心

成功申請BUD專項基金可帶來龐大的資助額,故此BUD專項基金申請可謂排山倒海,要申請一take過,減少審批過程中被拖延或退回的風險成關鍵。事實上,一個BUD專項基金申請往往涉及品牌發展、升級轉型和開拓營銷三大範疇,再細分到每個細項的目標、財務和執行計劃,企業必須提交明細的項目計劃、財務預算案及按企業或行業情況提交相應證明文件,合理、具可行性和具說服力是重要原則。

再者,BUD專項基金申請獲批不代表企業最終得到資助撥款,企業提交的項目報告、審計報告和項目所需文件都可以是陷阱處處,如果企業未能按規定提交文件或政府認為項目缺乏理想進度、完成項目的機會不大,便會暫停或終止資助,資金斷纜足以令企業大失預算。

BUD申請實務:BUD Fund申請要留心

 

BUD基金顧問的增值策略

BUD專項基金資助從規劃、申請、執行到滿足政府的行政工作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技術位, BUD基金顧問為你打通技術位,並提供符合企業最佳利益的資助最大化方案,省回時間與行政程序,效益更高。

「BUD專項基金免費評估服務」:馬上聯絡HK EasyFund 依時分 (+852 2129 0104)

 

其他資助一覽:EMF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2020遙距營商計劃D-BizTVP科技券

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菲律賓

菲律賓經濟掘起的故事

香港人對菲律賓的印象,相信離不開女傭,一個貧窮但風景美麗的島國。其實近年菲律賓經濟平穩發展,逐漸由過往的農業經濟轉變為服務及科技主導工業,年青人口不再純依靠出賣勞力賺取收入,而且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,形成新興的消費市場。

菲律賓共和國 (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),人口達1.07億,是僅次印尼的東南亞人口大國。菲律賓由7千多個島嶼組成,位處板塊邊緣,經常發生地震及火山爆發,故此有豐富的礦藏及海產。菲律賓是多個貿易組織成員國,包括: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(APEC)、東盟(ASEAN)、世貿(WTO)、東亞峰會(EAS)等。戰後菲律賓獨立,唯受政局及貪污等問題困擾,貧富懸殊嚴重,經濟發展遲滯,直至輸出大量外勞後,情況才有所改善。英語是菲律賓官方語言,菲律賓人對西方文化非常認同,這是因為島國文化本身多元,加上長期在國外工作人口達到1000萬,以及美國殖民歷史等,這都為菲國近年新興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。主要工業包括電子加工、食品製造以至汽車及航太零件等,不說不知,服務業已是今天菲律賓的主要經濟成份,當中的資訊科技及商業流程外判(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, BPO)更是矚目一環。

菲律賓 Philippines
菲律賓資訊科技及商業服務正高速發展

 

菲律賓資訊科技及商業流程外判服務

今天菲律賓已取代印度,成為最大的商業流程外判服務供應國,預計在2020年為國家創造550億美完的收入及150萬個就業機會,成為繼外勞匯款回國後第二收入來源。BPO需要良好的資訊科技(Information Technology, IT)配合,包括IT人才、資訊保安、穩健的IT基建等,菲律賓教育制度相對東盟各國完善,每年有大量行業相關的畢業生進入人力資源市場,加上政府將BPO列為十大經濟產業,前景可謂十分亮麗。BPO一方面帶動菲律賓經濟增長,另一方面形成一群高消費力的中產階層,令菲律賓房地產、電訊、金融等行業看高一線。

 

菲律賓營商小貼士

即使菲律賓有著一群年青高消費力的新生代,港商進軍當地市場仍要注意地方及文化差異。首先最令港人關注的自然是治安問題,尤其在馬尼拉人質事件後,港人至今仍留下陰影,雖然BPO行業基地大多在馬尼拉大都會,但其實有不少員工來自全國其他省份,政府亦鼓勵企業到其他城市設立BPO基地,例如宿霧(Cebu)及達沃(Davao)等,當地治安較馬尼拉好很多。菲律賓人對品牌忠誠,而且非常投入社交媒體及習慣在網上消費,如要將品牌打入菲律賓市場,必須事先制定相當詳細的業務計劃,再配合數碼推廣及電子商貿平台,才能事半功倍。另外菲律賓基建仍有不足之處,尤其是交通、電力及通訊等,且時有天災,企業開設業務單位必須準備應急方案。

 

投資菲律賓受惠於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

菲律賓數十年來靠外勞匯款回國支持經濟,隨著資訊科技發展及政局相對穩定,近年找到經濟新出路,造就高增值的新興工業,加上英語能力及文化背景,有經濟分析師認為菲律賓可在2050年成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。今天進入菲律賓新興市場,有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 (前稱「東盟計劃」)支援,以一對一方式,資助最多400萬。BUD-hk擁有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港企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進軍菲律賓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緬甸

認識緬甸經濟環境

說到緬甸,港人較熟悉的應該是昂山素姫或者翡翠玉石,原來香港亦是繼新加坡、中國及泰國後的第4大緬甸外來投資商,至2020年3月投資額達到96億美元。究竟緬甸對港商來說有何吸引之處?

緬甸聯邦共和國 (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),人口達5400萬,東連泰國及老撾,西接印度及孟加拉,東北接壤中國的雲南省,而西南則為孟加拉灣,是最大的東南亞陸地國家,因應優良的地理位置,有豐富的天然資源,包括木材、礦石及玉石,當中的紅寶石及翡翠是全球最佳。緬甸在1997年正式成為東盟(ASEAN)成員,但因長年受軍政府統治,一直受國際制裁,經濟持續未能發展,直至2010年進行民主改革,雖至今實權仍在軍人手上,但大部份的制裁措施經已解除。緬甸自2011年起放寬外來投資及改革稅制,近年亦加速建設基礎設施,例如發電廠、石化及煉油設施等。當然,今日緬甸仍面對不少問題,例如交通基建不足,能源供應不穩定,以及近年的羅興亞難民危機,都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風險因素。

Myanmar (Burma)
緬甸近年進行政治經濟改革

 

緬甸投資面面觀

早期港商投資緬甸最多的就是製造業,當中又以製衣業最多,香港不是大型製衣商都已到當地設廠;另外借鑑柬埔寨的成功經驗,緬甸政府亦在仰光設有廠房園區,而且緬甸勞動力充裕,工資較柬埔寨更便宜。除了製造業,基建相關業務亦受惠於各項大型基建投資,包括供電、道路、港口、鐵路等,這些工程都需要大量的知識專業及管理,這些向來都是港商的優勢所在。當基建陸續啟用後,相信有助第三產業(Tertiary industry)的發展,下文正是一個緬甸成功故事好例子。

 

進軍緬甸成功例子

當一批批的外資進入仰光後,發現一個重大的問題,就是當地辦公室供應非常缺乏,於是港商歐陽先生便靈機一觸,在2018年到仰光設立共享辦公室 (Co-working office)打響頭炮,並因利成便提供一站式企業服務,包括成立公司、會計、稅務、法律諮詢、融資及人力資源管理等。眼見外資對企業服務需求殷切,歐陽先生決定進行第二波投資,除了共享辦公室外,亦提供服務式住宅,期望完整服務初到貴境的外資人員。(23/9/2019, iMoney)

 

投資緬甸受惠於BUD Fund自貿協定計劃

緬甸受軍政府獨裁統治數十年,經濟未有寸進;適逢十年改革,早著先機的港商已坐享收成。隨中國提出「一帶一路」,若然成事,緬甸將會是繼馬六甲後東亞及南亞間的重要交通運輸樞紐,港商今日投資緬甸,珠玉在前,更有BUD專項基金自貿協定計劃 (前稱「東盟計劃」)支援,以一對一方式,最高資助達到400萬。BUD-hk擁有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港企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進軍緬甸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.

BU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柬埔寨

柬埔寨經濟新知

柬埔寨是近年港人的熱門旅遊熱點,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(Angkor Wat)更是一眾旅遊達人的聖地,如果講到投資柬埔寨,或者你又會聯想到柬埔寨房地產。其實柬埔寨最近五年的國民生產總值(GDP)都有超過7%的增長,靠的當然不只是房地產而已。

柬埔寨王國(Kingdom of Cambodia),人口約1500萬,與泰國、越南及老撾接壤,是東盟(ASENA)及世貿(WTO)成員國。早年因內戰而發展不前,在內戰結束後,憑豐富的旅遊資源,旅遊業逐漸發展成型,加上鄰近較先進的泰國及越南,亦開始引進輕工業,當中以成衣加工最為成功。雖然柬埔寨的發展程度不及其他東南亞國家,不過其對外資的歡迎程度可謂數一數二,提供非常優厚的條件,包括免關稅及所得稅長達9年,亦確保能使用土地,與當地人無異。由於緬甸及孟加拉等地的勞動力更廉價,柬埔寨政府近年加快工業轉型,增強電子業、資訊科技及天然能源的發展(該國領海發現了石油及天然氣)。

柬埔寨人 Cambodian
柬埔寨人工便宜而且年輕

 

柬埔寨中英文皆可

由於旅遊業是柬埔寨的經濟支柱,在金邊等主要城市,一般都可以英語溝通;另外中文在柬埔寨亦十分流行,因為在90年代末,中國、台灣及香港等華人世界已投資柬埔寨,到了今天,柬埔寨最大的外資是中國,台灣及香港亦設有大量廠房,加上中柬有一定的政治聯繫,故此當地不難找到懂中文的專業人員或翻譯。

 

柬埔寨重點扶持工業

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發表報告指出,服裝業佔當地出口6成以上,國際知名品牌如 Adidas、H&M等都有採購柬埔寨成衣,唯須留意當地仍以CMT模式 (即Cut, Make & Trim 剪裁、縫製及裁邊)進行加工,由於紡織技術問題,原材料仍需要由外地進口。

另外的重點行業就是資訊及通訊科技(ICT),眼見如中國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成功經驗,加上ICT是世界潮流,柬埔寨亦不甘後人,大力發展通訊基建。廉價的智能手機加上年青的人口,相信只要加上適當的條件,也許上篇印尼科技服務成功故事,可以在柬埔寨重現。

 

投資柬埔寨受惠於BUD自貿協定計劃

柬埔寨早年飽受戰火摧殘,民不聊生,莫說經濟發展,就連溫飽生存亦成問題;如今苦難已成過去,新生代劫後重生,前既有越南印尼等的成功例子,工業再發展下,勢必形成新的中層階層,服務業需求將漸漸成形,產生新的經濟產業鏈。BUD-hk擁有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香港企業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進軍柬埔寨新市場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BUD自貿協定計劃商機 – 印尼

印尼經濟面面觀

講起印尼,香港人可能諗起撈麵或蝦片,或者親切的家傭姐姐,原來印尼近年經濟高速發展,借助豐富的天然資源及人口紅利,獲得大量的外商投資。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(Republic of Indonesia, 簡稱「印尼」),人口超過2.8億,以購買力平價(PPP)計算則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,亦是東南亞國家聯盟(ASEAN,東盟)及二十國集團成員(G20)。早年靠輸出勞動力賺取外匯,由於地理因素,印尼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及大量港口機場,近年有不少外資到當地設廠,方便直接使用資源、勞動力及物流設施,這提升了印尼的生產力及人力資源質素;旅遊業亦令印尼人普遍對外國人十分友善,並會懂得基本英語溝通。時至今日,首都雅加達、泗水、萬隆等都完全都市化,與世界其他已發展國家城市看齊。印尼人口年青、勤樸,具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,有港商看準商機,到當地大展他們的創業夢,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印尼。

印尼人 Indonesian
印尼資源豐富,人口眾多

第一個故事引述自《經濟日報》,在數碼港培育計劃中成功的數據分析技術公司超過6成的業務源在印尼,其負責人列先生認為印尼仍在發展,面對的科技競爭較少,同時印尼人十分欣賞香港的科技,加上當地稅率低及語言相通,發展潛力優厚。在印尼市場獲得成功後,公司將進軍鄰近的馬來西亞市場。(經濟日報 2019/12/17)

另外兩個印尼故事亦獲《香港01》報導,分別是環保再生能源及進出口業。本身是上市公司後人的陳先生,放棄接手家族生意,隻身到印尼考察,發現印尼政府大力推廣再生環保能源,於是便創辦環保電廠,以當地盛產的棕櫚及木材為燃料,既減少垃圾及溫室氣體排放,又能供應當地的廠房,締造雙贏。陳先生本身修讀語言學,很快就學會基本印尼語,並融會當地文化,加上行業正面,業務漸入佳境。印尼華僑何先生從事貿易多年,將一些器材入口印尼市場,近年發現印尼海產及水果質素相當不錯,於是反其道而行,將優質食材出口至香港,進行雙邊貿易,用盡優勢。何先生明言,印尼有很多業務優良的企業,香港專業服務公司大可進入印尼,協助這類企業發展,例如來港上市及融資等。(香港01 2019/12/07)

 

投資印尼受惠於BUD自貿協定計劃

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,而東盟與香港已簽訂自由貿易協議,逐步將貿易壁疊移除。自2018年起,港商進軍東盟成員國市場已獲BUD專項基金 (BUD Fund)涵蓋,而2020年1月起的自貿協定計劃亦保留原東盟計劃的內容。BUD專項基金支援港企到當地市場發展品牌、升級轉型及推廣。

BUD-hk有最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香港企業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各國在抗疫同時,已準備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及政策振興實體經濟,要捕足全球經濟大反彈,是時候借力打力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 

BUD專項基金三步曲

BUD Fund加碼至200萬+200萬

BUD專項基金於本年1月20日起加碼,內地計劃及東盟計劃的各累積資助上限由100萬元倍升至200萬元,當中東盟計劃延伸至所有與香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及地區,並易名為「自貿協定計劃」(Free Trade Agreement Programme),申請成功可獲得資助額的75%作為項目前期資金。如果閣下企業的目標市場包括中國內地及自貿地區,最高的累積資助可達到400萬港元,對企業來說非常吸引。

BUD Fund的重中之重當然是獲得資助,然而要獲得資助絕不是講彩數,本文將淺談BUD Fund三步曲,由最初的業務計劃、申請BUD,以至執行項目措施,解釋箇中關係,如有意申請BUD進軍國內市場或到自貿地區 (包括東盟、澳門等)大展拳腳,就一定要留意各項細節。

 

第一步:業務及市場推廣規劃

BUD顧問經常遇到的問題是:「我對BUD專項基金200萬很有興趣,不知如何申請呢? 」首先我們必需強調,BUD Fund的原意是鼓勵香港企業到相關的市場進行推廣,所以第一步必定是發展當地市場。有部份企業即使在內地設廠多年,但產品只銷往歐美市場,其實亦未必符合BUD計劃的要求。所以正確的申請BUD Fund第一步,就是提交一份切實可行且以BUD計劃涵蓋地區為目標市場的業務計劃書,如果各位有細閱整個BUD介紹,相信都會明白,這正是近似第(i)類申請中的「全盤業務發展計劃」。

能為企業提供業務顧問服務者,應了解當地市場,包括最新發展、相關法規及社會文化等,同時亦要對企業本身的行業有一定認識,例如申請企業計劃到新興市場進行電子商貿,那業務顧問就應有一定的科技認知及應用知識。而有關的市場推廣計劃亦應合理及可行,最終可為申請企業帶來價值及回報,舉個很簡單的例子,如只因Google關鍵字廣告屬BUD資助範圍,就將此填進BUD內地計劃申請中,為申請而申請,結果忽略了內地並不能使用Google的客觀事實,終導致項目措施未能落實,將會十分浪費時間及資源。

 

第二步:申請BUD專項基金

完成業務計劃後,下一步就是向BUD秘書處提交申請表格。此部份又可細分為三部份,即是文件準備、回應秘書處問題及資料更新。文件準備需針對BUD申請審批原則,用以證明業務的實質運作,計劃措施的合理性以及合理預算,業務顧問在草擬業務計劃書時,必需與申請顧問保持緊密溝通,因為BUD資助有不少限制,即使業務計劃合理,如未能盡符條款,將不會獲得資助。提交申請後,BUD秘書處將會就申請資格、計劃書內容及預算提問申請企業,顧問將協助企業回應相關問題,必要時亦要就企業營運及計劃內容向相關工作單位查詢。如BUD秘書處認為計劃內容需要進一步資料助證,例如某項措施的預算過高,申請企業或需提交報價以茲證明預算合理。

BUD知多啲: 申請BUD Fund 專項基金懶人包2020

第三步:執行BUD項目

BUD申請獲批後即可執行項目 (在此略略一提,理論上申請企業可於提交申請表格後馬上展開項目,但由於項目未獲審批,有機會因不獲全額資助而要承擔部份或全部財務責任),要確保完成項目後獲得全部資助,須在限時內完成所有措施。然而,政府十分重視程序,無論是報價及報銷,都一定要跟足程序處理,每張公務機票的時間、購入途經等,只要做錯或做漏一個步驟,都可能會導致報銷失敗。BUD顧問的價值就是其大量的經驗。

專項基金知識: 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

BUD Fund重點在於業務及細節

坊間有不少朋友只視申請為BUD的全部,其實能完成項目獲得資助才是重點,而項目能協助業務發展又是重點中的重點。試問各位老闆,一個半價但對你業務毫無幫助的計劃,你要嗎? 有用的計劃,完價都會做,不過顧問告訴你,一些有用的計劃在獲得政府資助後就是半價了,想要嗎? 所以BUD Fund重點在於計劃可否協助業務。另外正如上文所述,三步曲中無論是業務計劃、申請BUD以至執行項目措施,都有很多很細微的操作需要顧及,缺一不可,所以要讓BUD Fund幫到你,細節亦是箇中重點。

BUD-hk有最強大的企業顧問網絡,協調最適切的服務給香港企業,進軍內地及自貿地區市場。各國在抗疫同時,已準備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及政策振興實體經濟,要捕足全球經濟大反彈,是時候借力打力,請即時聯絡BUD顧問 (+852 6219 1703)

2020年,8成老闆都變窮了,剩下的2成呢?

2020年,聽說8成老闆都變窮了,剩下的2成呢?

新冠肺炎癱瘓全球經濟,聽說8成的老闆都變窮了。誰都明白,當市場劇變時,在達爾文式生存法則中,只有仍然能創造價值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。雖然傳統企業都看到轉型或升級的需要,但往往會因項目涉及龐大投資和風險而卻步,善用政府資助落實轉型計劃,就是在動盪營商環境中的生存法則之一。BUD專項基金正是一個大額度的資助基金,可為「品牌發展、升級轉型或拓展內銷項目」提供項目成本50%資助。BUD專項基金下設有:「內地計劃」和「自貿協定計劃」,各提供HK$200萬資助額,整個「BUD專項基金資助計劃」可為企業提供最高HK$400萬資助。

 

75%首期撥款助啟動項目

BUD專項基金可為企業的投資項目提供啟動資金,只要BUD專項基金申請獲批,企業便可取得最高75%首期撥款,減輕項目投資期的資金壓力,而BUD基金為項目付起50%的開支,亦令發展計劃可以更進取。

只要你的業務在內地、東盟地區或與香港簽訂自貿協定的區域,又或你正部署進軍或投資以上市場,BUD專項基金都可為你的「品牌發展、升級轉型或拓展內銷項目」提供資助。

 

BUD專項基金資助重點:

BUD專項基金內容

(適用於2020年1月20日起的申請)

計劃名稱 內地計劃 自貿協定計劃

(東盟計劃被納入其下)

企業資助上限 HK$200萬

  • 最多資助20個項目。
  • 單個項目資助額以HK$100萬為上限
HK$200萬

  • 最多資助20個項目。
  • 單個項目資助額以HK$100萬為上限
項目開展日期 在提交申請表後最快翌日開展
項目推行時間 最多24個月
主要資助範圍

 

  1. 新設業務單位的相關開支
  2. 額外增聘員工
  3. 機器設備
  4. 製作產品樣本或樣板
  5. 設計及製作網上銷售平台
  6. 建立/優化公司網頁
  7. 設計及製作宣傳品
  8. 參加內地、自貿協定市場或本港展覽會
  9. 檢測/認證註冊
  10. 申請產品專利/申請商標註冊
  11. 廣告
  12. 流動應用程式(推廣用途)
  13. 為獲批項目所需的帳目外聘核數費用

注意:以上項目佔總開支比例不可超過計劃要求

 

 

以時間換機遇 中小企聘BUD顧問

一眾企業都在競逐資助,但中小企面對人手和資源局限,往往令BUD基金申請一拖再拖,因不熟悉申請程序亦增加申請遭延遲審批甚至被退回的風險。在這種情況下,委聘BUD基金顧問,效率更高。

BUD-hk.com基金顧問擁有豐富的成功案例,我們熟悉申請程序與要求,可為你的BUD申請提供專業建議和支援,資助更快到手,「以時間換機遇」,發展機會更多。

歡迎聯絡我們的BUD專項基金顧問([email protected])。

「疫」中求勝: 拓內銷、闖東盟 廠三代靠BUD保家族生意

競爭激烈 家族生意要升級

對於中小企廠商而言,家族生意的傳承比創業,面對的挑戰可能更大。不少廠二代/三代在接手家族生意的一刻,已馬上感受到市場變化與生產科技的衝擊,積極的營銷策略與生產綫的升級轉型已成唯一出路。有電子廠商三代先後成功申請「BUD專項基金」下的「內地計劃」和「自貿協定計劃」(前稱:東盟計劃),打通資金鏈,落實發展大計,更成功為家族生意分散風險,減低肺炎疫症對生意的衝擊。

「因為疫情,國內廠房新年後全綫停產,可幸大馬生產綫繼續運作,反而接了幾張急單,撐住生意。」廠三代Roy申請BUD資助於大馬設廠,本想大展拳腳,發展計劃最後更成為保住生意的救命丹。

港商抗「疫」分享:生產綫自動化 港商避一劫

 

BUD內地計劃:綫上綫下拓內銷

電子廠商Roy是廠三代,從父親手上接過在國內的電子廠後,即著力從開源與提升生產價值兩方面著手打拼。他藉「BUD專項基金–內地計劃」擴展內銷,主要項目包括:工貿展覽、建立國內銷售團隊和綫上宣傳費用。

為配合內銷目標,公司重新建立切合國內市場的公司網頁(corporate website),網頁內展示出公司的檢測/認證資歷、產品目錄,並可為客戶進行網上報價,公司網頁令Roy可啟動在國內商貿平台的廣告策略,成效立竿見影,已成為開拓新客戶的重要窗口。在「BUD專項基金–內地計劃」下,展覽、銷售團隊、網頁設計和綫上宣傳的費用均屬於可資助項目,由政府助半臂(項目成本的50%),為Roy的電子工廠打開內銷市場。

 

BUD自貿協定計劃:闖大馬 產業升級

近年,不少電子廠已在馬來西亞設立生產綫,形成強大的區域競爭優勢,國際客戶採購時,考慮到採購便利、物流和倉存成本等因素,會把馬來西亞的電子供應商看高一綫。馬來西亞既已漸成東盟區內電子業的領頭羊,Roy決定申請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,以資助在馬來西亞開設生產綫。

Roy的馬來西亞廠房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,並增聘電子工程師監督生產運作,廠房可以生產出精密度更高的電子零件,成品趨向高增值,滿足高端市場要求。整個生產綫拓展項目附合「自貿協定計劃」下,升級轉型的要求,故此廠房租金開支、員工薪金、機器成本和其他各項相關開支也可受惠於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的資助。

 

BUD申請須掌握時間點

由於「拓內銷」與「闖東盟」兩大計劃同時進行,極需資金支持,Roy決定同時進行兩項BUD專項基金(內地計劃和自貿協定計劃)申請,我們的兩個BUD基金顧問小隊全力支援大量繁複的申請工作。申請先後在去年獲批,並得到前期撥款,令啟動資金更充裕,當項目完成並提交報告、證明文件和進行審計後,Roy全數取得獲批金額。

要成功申請「BUD專項基金」,其中一個要點是掌握時間關鍵,提交申請表與相關文件、回應審批委員會的查詢、項目執行、報告與審計等均有特定的時限要求,不可錯過。更多實務指南,可參考《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》。

 

BUD基金顧問可保項目進度

我們建議企業在申請BUD資助前,小心考慮內部人手能否應付長期和短期的大量行政工作,不少中小企選擇聘用BUD專項基金顧問以減工作量和申請時間。另外,如果項目涉及其他專業範疇(例如系統、網頁設計等科技應用方案,或營銷宣傳策略),BUD顧問亦可助監管項目進度,避免因項目有所差池而影響成效甚至批款。注意,如果BUD項目未能妥善落實或後期文件/審計有誤,將影響批款,獲審批的金額最終未必可到手。

2020年BUD優化措施已出台,更多BUD成功案例或「BUD專項基金」內地計劃/自貿協定計劃,歡迎聯絡我們的BUD專項基金顧問([email protected])。

泰國5G列車開動 電貿US$430億市場港商搶頭啖湯

泰國發牌48張 5G列車開動

泰國正式開動5G列車,2月16日經競標批出48張5G牌照,並訂出7月實現5G商用和45G網絡覆蓋不少於一半智慧城市人口兩大目標。泰國政府著力推動數碼基礎設施就位,將進一步帶動電子商務市場,電子產品、時裝等跨境銷售、商貿平台、物流和相關科技行業均可趕搭順風車,淘金於泰國甚至東盟市場。只要你的項目符合建立品牌、升級轉型或鼓勵銷售目標,便可申請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(前稱:東盟計劃),最高HK$200萬資助你拓展東盟。

 

東盟數位經濟競賽 泰越馬菲5G將就位

泰國商用5G的大計將率先落實於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項目(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project),運營商必須鋪設5G網絡,並在獲得牌照後的一年內,將5G網絡覆蓋該項目50%的區域。另外,運營商必須在4年內覆蓋智慧城市地區50%人口。泰國一直希望能趕在東盟成員國中的越南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前推岀5G服務,令泰國能在數位經濟競賽中獨占鼇頭。

進軍泰國:泰國「泰國加」新出台 3大招商政策吸外

 

綫上消費愛買電子產品 網紅影響力大

該國於2019年的電子商務價值已經達35億美元,隨著泰國政府推動數碼基礎設施及當地完善的最後一哩物流( last mile delivery),將令電貿市場增速加快。年輕族及中產消費者是主要消費群,他們最常用手機瀏覽社交媒體、搜尋、收發email、影視娛樂與線上購物。據統計,電子消費品、時裝服飾和玩具/消閑興趣、家具飾品和食品及個人護理用品是大消費類別,主流的電商平台包括:Lazada、Shopee、Chilindo、Advice、Power Buy、京東泰國等。

東盟電貿熾熱,網紅營銷是重要關鍵,泰國市場也不例外。泰國消費者的購物決定深受社交媒體影響,網紅/KOL試用或推介的商品是消費者的信心保證。故此要實現泰國跨境銷售,網紅(KOL)營銷策略將必不可少。「大概有超過一半的泰國人曾透過社交媒體買東西,直播主、網紅試用/銷售的商品對他們來說可信度很高。」泰國電子商務協會會長 Khun Thanawat 分析網紅對泰國綫上消費的重要性。

 

430億美元電貿市場 港商藉BUD基金搶飲頭啖湯

據新加坡《商業時報》,2025年泰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可達430億美元,巨大的市場潛力已無庸置疑,是香港品牌商、廠商以至供應商下一個淘金熱點。為了資助港商進軍東盟市場,政府設有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(前稱:東盟計劃)。計劃下,最高可批出HK$200萬資助。

BUD申請解讀: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

需留意,企業如果有多於一名股東,它的BUD專項基金申請將有機會受股東其他企業的BUD專項基金申請所影響,30%或以上的持股量是重要界線,將左右你的企業的最後資助額。要爭取最高資助,BUD專項基金顧問為你盤算最佳方案。我們滙集各行業豐富的BUD成功個案,不但減低申請被拖延或退回的風險,更理解中小企營運的需要,為你籌謀最佳方案。聯絡我們 (+852 2122 573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