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疫」中求勝: 拓內銷、闖東盟 廠三代靠BUD保家族生意

競爭激烈 家族生意要升級

對於中小企廠商而言,家族生意的傳承比創業,面對的挑戰可能更大。不少廠二代/三代在接手家族生意的一刻,已馬上感受到市場變化與生產科技的衝擊,積極的營銷策略與生產綫的升級轉型已成唯一出路。有電子廠商三代先後成功申請「BUD專項基金」下的「內地計劃」和「自貿協定計劃」(前稱:東盟計劃),打通資金鏈,落實發展大計,更成功為家族生意分散風險,減低肺炎疫症對生意的衝擊。

「因為疫情,國內廠房新年後全綫停產,可幸大馬生產綫繼續運作,反而接了幾張急單,撐住生意。」廠三代Roy申請BUD資助於大馬設廠,本想大展拳腳,發展計劃最後更成為保住生意的救命丹。

港商抗「疫」分享:生產綫自動化 港商避一劫

 

BUD內地計劃:綫上綫下拓內銷

電子廠商Roy是廠三代,從父親手上接過在國內的電子廠後,即著力從開源與提升生產價值兩方面著手打拼。他藉「BUD專項基金–內地計劃」擴展內銷,主要項目包括:工貿展覽、建立國內銷售團隊和綫上宣傳費用。

為配合內銷目標,公司重新建立切合國內市場的公司網頁(corporate website),網頁內展示出公司的檢測/認證資歷、產品目錄,並可為客戶進行網上報價,公司網頁令Roy可啟動在國內商貿平台的廣告策略,成效立竿見影,已成為開拓新客戶的重要窗口。在「BUD專項基金–內地計劃」下,展覽、銷售團隊、網頁設計和綫上宣傳的費用均屬於可資助項目,由政府助半臂(項目成本的50%),為Roy的電子工廠打開內銷市場。

 

BUD自貿協定計劃:闖大馬 產業升級

近年,不少電子廠已在馬來西亞設立生產綫,形成強大的區域競爭優勢,國際客戶採購時,考慮到採購便利、物流和倉存成本等因素,會把馬來西亞的電子供應商看高一綫。馬來西亞既已漸成東盟區內電子業的領頭羊,Roy決定申請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,以資助在馬來西亞開設生產綫。

Roy的馬來西亞廠房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,並增聘電子工程師監督生產運作,廠房可以生產出精密度更高的電子零件,成品趨向高增值,滿足高端市場要求。整個生產綫拓展項目附合「自貿協定計劃」下,升級轉型的要求,故此廠房租金開支、員工薪金、機器成本和其他各項相關開支也可受惠於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的資助。

 

BUD申請須掌握時間點

由於「拓內銷」與「闖東盟」兩大計劃同時進行,極需資金支持,Roy決定同時進行兩項BUD專項基金(內地計劃和自貿協定計劃)申請,我們的兩個BUD基金顧問小隊全力支援大量繁複的申請工作。申請先後在去年獲批,並得到前期撥款,令啟動資金更充裕,當項目完成並提交報告、證明文件和進行審計後,Roy全數取得獲批金額。

要成功申請「BUD專項基金」,其中一個要點是掌握時間關鍵,提交申請表與相關文件、回應審批委員會的查詢、項目執行、報告與審計等均有特定的時限要求,不可錯過。更多實務指南,可參考《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》。

 

BUD基金顧問可保項目進度

我們建議企業在申請BUD資助前,小心考慮內部人手能否應付長期和短期的大量行政工作,不少中小企選擇聘用BUD專項基金顧問以減工作量和申請時間。另外,如果項目涉及其他專業範疇(例如系統、網頁設計等科技應用方案,或營銷宣傳策略),BUD顧問亦可助監管項目進度,避免因項目有所差池而影響成效甚至批款。注意,如果BUD項目未能妥善落實或後期文件/審計有誤,將影響批款,獲審批的金額最終未必可到手。

2020年BUD優化措施已出台,更多BUD成功案例或「BUD專項基金」內地計劃/自貿協定計劃,歡迎聯絡我們的BUD專項基金顧問([email protected])。

泰國5G列車開動 電貿US$430億市場港商搶頭啖湯

泰國發牌48張 5G列車開動

泰國正式開動5G列車,2月16日經競標批出48張5G牌照,並訂出7月實現5G商用和45G網絡覆蓋不少於一半智慧城市人口兩大目標。泰國政府著力推動數碼基礎設施就位,將進一步帶動電子商務市場,電子產品、時裝等跨境銷售、商貿平台、物流和相關科技行業均可趕搭順風車,淘金於泰國甚至東盟市場。只要你的項目符合建立品牌、升級轉型或鼓勵銷售目標,便可申請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(前稱:東盟計劃),最高HK$200萬資助你拓展東盟。

 

東盟數位經濟競賽 泰越馬菲5G將就位

泰國商用5G的大計將率先落實於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項目(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project),運營商必須鋪設5G網絡,並在獲得牌照後的一年內,將5G網絡覆蓋該項目50%的區域。另外,運營商必須在4年內覆蓋智慧城市地區50%人口。泰國一直希望能趕在東盟成員國中的越南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前推岀5G服務,令泰國能在數位經濟競賽中獨占鼇頭。

進軍泰國:泰國「泰國加」新出台 3大招商政策吸外

 

綫上消費愛買電子產品 網紅影響力大

該國於2019年的電子商務價值已經達35億美元,隨著泰國政府推動數碼基礎設施及當地完善的最後一哩物流( last mile delivery),將令電貿市場增速加快。年輕族及中產消費者是主要消費群,他們最常用手機瀏覽社交媒體、搜尋、收發email、影視娛樂與線上購物。據統計,電子消費品、時裝服飾和玩具/消閑興趣、家具飾品和食品及個人護理用品是大消費類別,主流的電商平台包括:Lazada、Shopee、Chilindo、Advice、Power Buy、京東泰國等。

東盟電貿熾熱,網紅營銷是重要關鍵,泰國市場也不例外。泰國消費者的購物決定深受社交媒體影響,網紅/KOL試用或推介的商品是消費者的信心保證。故此要實現泰國跨境銷售,網紅(KOL)營銷策略將必不可少。「大概有超過一半的泰國人曾透過社交媒體買東西,直播主、網紅試用/銷售的商品對他們來說可信度很高。」泰國電子商務協會會長 Khun Thanawat 分析網紅對泰國綫上消費的重要性。

 

430億美元電貿市場 港商藉BUD基金搶飲頭啖湯

據新加坡《商業時報》,2025年泰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可達430億美元,巨大的市場潛力已無庸置疑,是香港品牌商、廠商以至供應商下一個淘金熱點。為了資助港商進軍東盟市場,政府設有「BUD專項基金–自貿協定計劃」(前稱:東盟計劃)。計劃下,最高可批出HK$200萬資助。

BUD申請解讀:舊客翻單外聘BUD顧問的原因

需留意,企業如果有多於一名股東,它的BUD專項基金申請將有機會受股東其他企業的BUD專項基金申請所影響,30%或以上的持股量是重要界線,將左右你的企業的最後資助額。要爭取最高資助,BUD專項基金顧問為你盤算最佳方案。我們滙集各行業豐富的BUD成功個案,不但減低申請被拖延或退回的風險,更理解中小企營運的需要,為你籌謀最佳方案。聯絡我們 (+852 2122 5731)